当前位置:首页 > 幸福成都 源自和谐

幸福成都 源自和谐

2013年06月11日 22:21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我在成都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我觉得很幸福。”作为成都公交系统的一名接线员,周屏代表的幸福是咱们普通成都人的幸福。和谐成都是这幸福感的源泉,而幸福感需要我们每个人来维护--这是《经济日报》记者品出的成都幸福味道。

  在春节前改造完成的天府广场,成为成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典范。经济的迅猛发展并没有使得成都这个城市变得形象模糊,有人说成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付出代价最少的城市。在它繁华的景象背后,是建城2300多年来的历史积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结合中,成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美满--这是凤凰卫视记者品出的成都幸福味道。

  幸福成都,是咱们和谐四川的缩影。在采茶姑娘悠扬的歌声和川剧锣鼓的魅力中,让我们和外国朋友一起品味幸福的味道……

  成都人说

  每个人多尽一份力 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全国人大代表周屏是成都公交系统的一名接线员,被誉为“成都的李素丽”。

  在四川代表团驻地,记者见到女代表们在为周屏过生日,个个都笑得像花儿一样,她们的快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太幸福了!”周屏兴奋地说,“我在成都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我觉得很幸福。”

  这种幸福感从何而来?“成都独特的文化,美丽的自然景观,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人们良好的心态……”周屏代表一口气说出一串。

  细细品味周屏代表的话,她说的这一切不就是“和谐”吗?“和谐”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些都成为人们幸福感的源泉。

  周屏说起成都的变化,有一种自豪感。在成都,喝茶、聊天、龙抄手,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仍然得以传承;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又吸引着英特尔、西门子等世界顶级企业在这里落户。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使人们既能加快脚步寻找投资、就业、创业机会,又能放慢脚步悠闲地享受轻松的生活……

  成都凭借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环境,前不久被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联合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在成都,居住在城市中心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人们,开车一个小时左右就能享受都江堰、青城山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包括成都的郊县,到处都有独特的历史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认为,历史文化传承是一个城市的独特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就是对城市独特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其意义不亚于经济发展。正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成都舍得花大力气保护文化古镇和传统文化片区。成都市内三大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已搞了几年,尽管费时费钱费力,也坚持下来了。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成都在城市的开发建设当中提出“旧城开发出新貌,新城开发展风采”,营造现代化的氛围,努力树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

  生活在成都的周屏代表是幸福的。但人们的幸福感还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周屏代表说,“每天我都会接到许多需要帮助的电话,有时还会处理一些投诉电话,我都尽最大的力气提供帮助和进行协调。我热爱生活,我想,每个人多尽一份力,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周屏代表的幸福感因何如此强烈?她的话就是答案。经济日报记者 赵晓强

  凤凰卫视

  最小代价换来和谐繁华

   有人说,在北京,时间就是机遇;在上海,时间就是时尚;在广州,时间就是金钱;而在成都,时间就是生活。昨晚,凤凰卫视中文台《周末大放送》以“正月里闹蓉城”为题,通过长达80分钟的节目向全球华人展现了休闲之都--成都的百姓们幸福美满的生活。

  节目带着观众到塔子山的元宵灯会上体验做糖饼的乐趣,到川剧博物馆和锦江剧场体验“悲剧喜演”的戏剧内容和成都人对生活的乐天乐观,到洛带体验客家人热闹非常的婚礼,到文殊坊触摸成都这座城市的历史片断……

  不过,仍单纯以历史文化名城的角色来看成都,绝对是一种错觉。如今的成都,正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人们在这里勤奋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在它繁华的景象背后,是建城2300多年以来的历史积淀。

  对于在春节前改造完成的天府广场,主持人评价说,这项工程成为成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典范。与内地其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经济的迅猛发展并没有使得成都这个城市变得形象模糊,因此有人说成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付出代价最少的城市。

  在正月十五早晨的人民公园里,正在晨练的重庆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成都气候好、生活条件好、耍的很多,他退休以后从重庆来到了成都。成都人钱多钱少不重要,各种收入的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个人的生活情趣,一样生活得很幸福。

  主持人感叹说,成都给人一种很妙的体会。在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很容易焦虑。而对于成都这个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并没有一些大都市里面的冷漠、焦虑,而可以那么的幸福。接受采访的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分析说,成都人由于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很强,吸取国内外大城市都市病的教训,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成都既要学习现代都市那种快节奏,但同时也是个很会享受的城市,成都人就用这种行云流水的生活态度来对待创造。

  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成都人把好的都留下来,然后再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就像成都府河和南河交汇处像“人”字的合江亭一样,以人为本。在这里,成都人面对这个焦虑的世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接合中,找到了一种绝对的安全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美满。

  外国领事

  手掌热锅里炒茶 虽烫更香

  在采茶姑娘悠扬的歌声中,一群四五十岁的男女腰系小竹篓,兴高采烈地穿梭在重重茶树间,学着小姑娘,竖起两根手指头,小心翼翼地掐下叶间最饱满的一簇,轻轻放在竹篓里。

  昨日,由四川省友协组织的蒙顶山茶文化体验之旅,对这些外国驻蓉领事机构的官员、驻蓉商务机构的代表和高校聘请的外国专家们来说,也算是开了一回“洋荤”。

  炒茶工人把采来的茶叶倒进一口烧得火热的大锅里,平铺开,直接用手翻炒起来。新加坡驻成都领事馆领事林敏辉看得起劲,也要上前试一试。“太烫了!”没练几下“铁砂掌”,他就不得不停下来对着双手猛吹气。

  “好香啊!”他把手举到鼻子前闻了又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新加坡人很喜欢喝茶。”他说。那将来会不会介绍新加坡商人来川买茶呢?“当然可以啊!”他大笑。

  英国来客

  早听说川剧大名 久仰了

  昨晚8时,川剧锣鼓响起,坐在锦江剧场第三排的英国东中部艺术委员会外联部部长米凯拉-布特女士开始全神贯注地观看川剧。来自英国东米德兰地区的米凯拉-布特和14位艺术界人士随着剧情的发展变换着表情:时而紧张,时而会心微笑。

  应省外办邀请,米凯拉-布特一行来川与文化艺术同行交流经验,并寻求长期合作机会。她们14日还将前往重庆。

  “早就知道川剧的大名。”米凯拉-布特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四川,很希望看到久仰的川剧。“英国和中国在近几年都经历了新文化场馆的快速增长。这些场馆如何吸引观众?艺术家如何发展?都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米凯拉-布特说,考察期间,她会考虑如何通过更多的经济和教育合作关系,让艺术在中英两国更好地衔接。

  按照行程安排,代表团将在随后4天里参观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市川剧院、锦城艺术宫、成都艺术中心、杜甫草堂、蓝顶艺术村等艺术场馆,并和有关人员交流讨论。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