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微雕家陈逢显的万千世界 “五艺”步步尝试

台湾微雕家陈逢显的万千世界 “五艺”步步尝试

2014年10月07日 18:43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正对数十百倍放大镜,挤眼瞠目,屏气凝神,万千世界,瞬时铺展:寸人豆马,髯须毕具;毫渺为宜,方寸皆大。一颗米粒,单面书数百字;一指甲书,七十五开,蝇头小楷赋《唐诗三百首》……  走进新北市新店繁荣街市围就的一片低矮居民宅,棚架藤盘,田园瓜趣,台湾微雕大师陈逢显的家就在这里。三十载百余件作品微如埃尘,由玻璃罩“护体”,集合在家中二楼“毫芒博物馆”。这里既是家中创作之地,也是外展艺术之区。
 

    主人陈逢显,本来并不是搞“微”型创作。30多年前,他于高职美工科毕业后,考入台湾“中央银行”所属印钞厂,成为一名钱币雕版师。工作闲暇,他摆弄印版工具,那些花绿钞面、丝缕绹纹、雕作技法,顿时令其醍醐灌顶:“何不另辟蹊径?”

  微雕、微书、微艺、微画、微塑“五艺”步步尝试,终以微雕于当地出名。

  在博物馆中借助放大镜细赏,砂、石、木、竹、牙签、棉线、钢针、火柴头、黄金、钻石、面条、瓜子、蛋壳、虫翅、昆虫脑袋、甚至是从自己头上薅下的白发……陈逢显尝试的微雕媒材,千奇百怪。

  而所用工具,从抄手大电钻,到定制针尖钨钢笔,到形形色色放大镜、显微镜,达数百种,铺满工作台。

  遍巡整馆,最小的是一翡翠茶壶“摆件”,高0.3毫米,宽0.5毫米,细若针毡。

  最费时作品为一“本”《唐诗三百首》,小指指甲盖一般大,七十五开,密密麻麻一万字唐诗,肉眼难辨。装订也是难题,“因为太小,无法用线缝合,只能蘸取点点胶水,一页页侧抹、叠合,经常一不小心,胶水多了,渗入字里行间,就必须两页撕掉,从头来过。”陈逢显比划着说。其微小书尺寸为长宽各0.8厘米。  

  刻写“蜜蜂传情书”是为最难。一只蜜蜂侧翼上几行书信:“过儿吾爱,我在绝情谷底,小龙女”。其灵感出自金庸《神雕侠侣》桥段:跌入绝情谷底的小龙女利用蜜蜂传书,向杨过送求救信号。陈逢显回想,昆虫透明羽翅间一层蜡质油迹,字墨难沁,需用酒精清洗,雕写费神,稍不在意便脆碎化尘。  30年微雕光景,失败已数不胜数:在火柴头上刻克林顿、莱温斯基头像,写“干柴烈火的办公室恋情”,粉碎了两百根火柴;蛋雕毫毛微书230个“空”字,耗费十斤鸡蛋,一时间全家每天吃鸡蛋。

  “有时,耗时很久的一件作品在收尾时败笔,怅然叹息,但必须重新来过。这些事都是家常便饭,早习以为常”,已在印钞厂退休的陈逢显笑道。

  “合抱大树,发于毫芒”,一句取自佛经的“毫芒”古语,为陈逢显博物馆正名,也道出了其中真义。(